,望着远处考古保护棚的轮廓,心中已有了全盘计划。
明天,他要开始为这个冬天最热的项目——温室大棚,迈出第一步。
清晨的霜花还挂在柳家沟新架的电线上,柳青已经带着连夜赶制的温室模型来到了晒谷场。
他用三合板搭成的微型温室里,几株菠菜苗在玻璃罩下显得格外青翠。
大家看,这就是温室原理。柳青敲了敲模型外壳,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格外清脆,阳光透过薄膜或玻璃照进来,热量被留在里面,就像人裹着棉袄一样。
围观的村民中传出窃窃私语。老孙头蹲下身,独眼凑近模型:这里面真比外头暖和?
柳青掏出温度计,玻璃管里的红色液柱明确显示着内外五度的温差。人群发出一阵惊叹。
胡闹!
一声厉喝从人群后方传来。
老族长拄着枣木拐杖,踏着晨霜大步走来,崭新的涤卡中山装下摆扫过冻硬的泥地。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样面色阴沉的老者。
冬至刚过,正是天地闭藏的时节。老族长用拐杖重重戳着地面,这时候强要草木生长,是逆天行事!
柳青不慌不忙地直起身:老族长,这不是逆天,而是借天之力。就像我们用电灯延长白昼,用蜂箱帮助蜜蜂过冬...
第69章 温室大棚技术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